“概论”国家教材基地参与教材编写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23-09-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高校思政课国家教材基地(北京大学)

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教材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23年8月28日,中宣部会同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正式出版发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国家教材基地(北京大学)做了深入调查和研究工作,提供了决策咨询参考,在课程教材编写和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基地共有8位教师参加了教材编写。基地主任顾海良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之一,基地执行主任孙蚌珠教授、副主任陈培永教授以及基地研究员孙来斌教授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教材编写工作,基地研究员孙代尧、陈文旭、张凯参与全书统稿和部分章节文稿撰写,贺大兴在教材编写中提出修改意见建议。

二是基于教学实践开展教材内容体系研究。2019年12月,2020年5月、7月、9月,2021年9月、11月,教材基地多次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体系内容”研讨会,分别与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市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的院长、课程负责人和一线教师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开设情况、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中的经验与问题等展开研讨,在此基础上形成3份决策咨询报告提交教材局。

三是以“教学大纲”探索教材内容先行先试。2019年,为了给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课程提供指导,基地主任顾海良教授组织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教师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大纲(试用)》,教学大纲以教指委的名义下发给各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试点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是就教材编写建议进行调研研讨。2022年9月,教材基地就高质量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建设和进一步加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建设,与全国20多所高校相关课程负责人展开研讨,会上达成共识,即“近两年来,在重点马院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门课,试点是成功的;在高校普遍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门课的时机是成熟的”,并就两门教材修订的意见和建议,两门课程开设的基本情况、遇到的困难以及意见和建议提供了研究报告,为教材编写提供了决策参考。

五是探索立体化教材资源建设。2022年,为了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课程之际提供立体化教材资源,教材基地与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制作推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数字专题课程。基地主任顾海良教授、基地执行主任孙蚌珠教授作为总策划,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参与,给全国思政课教师提供了课程视频、课件和教学讲义(30多万字),目前各平台累计播放量达350万余次。

六是编写“大思政课”教材配套案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2022年,基地联合北京大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编写教材配套案例《中流砥柱——新时代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已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走向共同富裕——新时代中国农村的发展》,即将在2023年9月份出版。这是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伟力的案例资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案例素材。

基地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材内容体系等方面与理论界专家学者、一线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了广泛研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充分研究,不仅提供了咨询报告供决策参考,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运用到课程立体化教材资源的建设和教材编写过程中,在课程开设和课程教材编写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实现了思政课教材编写与教材研究的有机统一。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

2023年9月12日

推荐阅读